补骨脂酊在北京哪家医院有卖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1517.html呼兰区,隶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南部,松花江北岸,南濒江与阿城区、宾县相望,东临巴彦县,西毗肇东市,北接绥化市、兰西县。总面积平方千米。呼兰区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女作家萧红的故乡,素有“江省邹鲁”、“满洲谷仓”之美誉。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年,呼兰区下辖16个街道、7个镇、3个乡、1个农垦。年,呼兰区户籍人口60.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亿元。当然呼兰区自古至今名人众多,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其中较为知名的五位,也欢迎各位朋友补充并指正,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历史上作出贡献的名人。
第一位:萧红
萧红(年6月1日-年1月22日),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年,结识萧军。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第二位:张兰生
张兰生(-年07月)原名鲍巨魁。汉族,黑龙江呼兰人。年入哈尔滨电车厂当工人,曾加入秘密工会,参加革命活动。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爱国运动。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与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的罢工斗争,后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到珠河地区组织抗日武装斗争。年6月领导抗联三军整编部队,加强省委对军内党政工作直接领导。尔后参与领导全军第二次西征到达海伦。年4月成立正式的中共北满省委,被选为委员,调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即政委)。他同军长许亨植率部在海伦、望奎、庆安、绥化等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年后在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主持开办训练班和教导队。同年7月中旬在德都朝阳山遭日伪军突然袭击,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第三位:夏青
夏青,本名耿绍光,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年入东北大学(今天的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并参加革命,年5月在新闻总署主办的北京新闻学校第一期毕业,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播音艺术委员会委员,播音业务指导,播音部副主任,年首批被评聘为播音系列最高职称播音指导,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曾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委员会会长、名誉会长。历任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五、六、七、八届委员。夏青同志是新中国我党培养的第一代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播音艺术家,是我国播音员、主持人的楷模。
第四位:张伯彦
信风,原名张伯彦。年生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南乡庙台子,毕业于阿城师范学校,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抗日时期,写了好多鼓舞人民奋起反抗的作品。至年的两年间,在阿城师范学习时发表过几十篇诗歌、散文和随笔,成为《国际公园》副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这一时期作品的内容,虽然多是家庭、学校生活的社会见闻,但在他的作品中,充分反映了日伪统治的严酷,东北青年所共有的烦闷和对前途的强烈追求。
年起,改名为“信风”,向沈阳的《新青年》和长春的《明明》等杂志投稿。从到年,《新青年》成了他发表作品的主要阵地。年末,从阿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呼兰。在劝学小学(原模范小学)任高级部教员。这时,全国抗日战争已经爆发,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统治日益加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在这令人窒息的政治气氛下,信风继续创作发表小说、随笔和诗歌。这些作品多是同情劳苦群众,影射攻击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鼓舞人民奋起反抗的作品。他在题为《如此作家》的一篇小说中,假借主人公的口提出:“文章应为万民请命,替大众鸣不平!”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吃豆腐杂感》、《闲话题壁文学》、《听蛙志感》、《寄铁窗下的待罪诗》、《乡居散记》、《亡命前的日记》、《黑色列车的犯罪》、《野鬼》、《茅亭》等。在这些作品中,他的进步思想倾向越来越鲜明。
第五位:于天放
于天放(.4.9一.5.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抗联著名将领。原名于树屏、于九公,又名王文礼。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三道沟屯人。年他就读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第一工科职业学校,是齐齐哈尔学生运动的领袖。他是抗联领导人李兆麟的战友,率领抗联部队横扫松嫩平原。他是东北抗联军歌《露营之歌》的主要作者之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就出自于天放之手。他奇迹般地从日本宪兵队的牢房逃脱。他曾被毛泽东主席称赞为“大智大勇,人民英雄”的传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