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科技():一体布局拓成长在建项目增业绩
类别:公司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刘万鹏日期:-08-31
8月25日,公司公告年半年报。据公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8亿元,同比增长13.92%;归母净利润15.88亿元,同比下降34.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62亿元,同比下降38.70%;毛利率为19.86%;净利率为8.23%。
三大板块价格销量基本上升,公司环比盈利增长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环比增长12.95%,同比下降10.21%;实现净利润8.21亿元,环比增长6.91%,同比下降64.10%。
改性塑料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占总营收的79.46%;新材料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3.65亿元,占总营收的9.02%;绿色石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7.44亿元,占总营收的11.52%;医疗健康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占总营收的4.43%,占比同比下滑5.26个百分点。H1三大板块主要产品在价格和销量方面基本都有增长,公司业绩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公司Q2医疗板块贡献高业绩基数所致。
公司在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领域有两个在建项目,其中12万吨/年项目预计年12月投产,7.4万吨/年项目预计年12月投产。同时在清远与邳州已建成5个前处理车间,总产能9.8万吨,下半年预计新增3个前处理车间,涉及PP、PE、PC、ABS、PS等多个品种的塑料废弃物。随着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市场未来对于高性能再生塑料的需求会有所增长。
新材料板块包括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公司从年开始开展生物降解塑料研发及产业化工作,迄今成为全球领先、亚洲唯一完整掌握聚合、改性及终端应用核心技术的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一般可降解塑料需要改性或复合后使用,大规模使用的商超购物袋即通过PBAT和PLA复合而成。上半年公司6万吨/年PBAT投产,在建PLA产能3万吨/年拟于年底前投产。
公司特种工程塑料中高温尼龙树脂0.4万吨/年产能于年7月投产,另在建0.6万吨/年产能。公司LCP产能0.6万吨/年,全球第五。
公司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能1.5万吨/年,在工业无人机领域有巨大市场。
绿色石化板块:宁波金发在建“万吨/年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及改性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在建,预计Q2投产。包括:60万吨/年PDH装置、40万吨PP装置、40万吨PP/改性PP复合装置、2.5万吨/年PSA提氢装置等。
医疗健康板块:公司现有平面口罩单日产能万片,立体防护口罩单日产能接近万片;防护服单日产2万件,手术衣和隔离衣5万件。另外,公司在建亿只/年高性能医用及健康防护手套项目(96条生产线),已有32条生产线投入使用,预计年底前完全投产。
我们认为,公司在各业务板块都在发力,且在各赛道上均具备较强的技术和产能规模竞争力,公司成长具有确定性。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56、45.06、55.27亿元,同比增速为-24.7%、30.4%、22.7%。对应PE分别为15.41、11.82、9.6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风险;新建产能不能按时投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
中航沈飞():合同负债大幅增长倍;歼击机龙头扣非净利润率创历史新高
类别:公司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华君日期:-08-31
投资要点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3%1)21H1公司实现营收亿(+37.4%),归母净利润9.49亿(+11.87%),因去年同期有大额政府补贴,因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85亿元,大增93.06%。
2)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亿(+72%),归母净利润6.04亿(+%),扣非归母净利润5.96亿(+%),单季度扣非净利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转正达到亿,资产负债端显示公司订单饱满1)本期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改善,由去年同期的-41.4亿大幅转正至亿: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亿(+%),推测为收到客户预付款;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亿(+%)。
2)资产负债端显示公司订单饱满:本期末合同负债亿,同比增长倍,较21Q1期末增长8倍;预付账款96.8亿,同比增长13.8倍,较21Q1期末增长18.6倍。显示公司后续订单饱满,产销规模将持续维持快速提升趋势。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率达到5.88%,创历史新高1)21H1公司毛利率为9.81%,同比增长0.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5.96%,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0.06亿(+63%);管理费用2.72亿(+1.54%),财务费用-0.9亿,较去年同期的-0.67亿财务收益进一步增加,三费费用率合计1.2%,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增加。
2)21Q2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率为5.88%、创历史新高,年初以来两个季度连续快速增长,公司为最早实行股权激励航空主机,后需继续叠加产品放量规模效应,盈利能力将持续向上。
航空主机厂,业绩释放节奏领先,
2)公司四代鹘鹰战机研制已久,后续有望正式列装,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未来3年业绩复合增速超过23%1)预计-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7.4/21.9/27.5亿元,同比增长17%/26%/26%,EPS为0.89/1.12/1.40元,PE为91/72/57倍,PS为4.8/3.9/3.2倍。考虑公司作为A股战斗机整机制造唯一上市公司的战略价值和稀缺性,以及后续型号的高成长,给予持续推荐。
风险提示:1)军品订单需求不及预期;2)关键型号研制进展不及预期。
巨化股份()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2扣非净利润扭亏发展战略坚定静候拐点到来
类别:公司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金益腾日期:-08-31
Q2扣非净利润同比、环比扭亏,公司战略贯彻坚决,维持“买入”评级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81.84亿元,同比增长14.22%;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扭亏。其中Q2单季实现营收45.8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4.68%、27.49%;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环比扭亏。公司在主营产品景气低谷时期,依然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谋求长远。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7、12.24、18.47亿元,EPS分别为0.31、0.45、0.68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44.4、30.4、20.1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制冷剂行业周期崛起日渐临近据公司公告,H1公司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均价分别为1.70、5.05、7.93万元/吨,分别同比+10.90%、+28.10%、+12.20%;外销量分别为13.22、1.69、0.11万吨,分别同比+15.79%、+2.88%、-19.80%。其中,HFCs制冷剂产量、外销量分别为15.42、10.17万吨,分别同比+19.44%、+20.20%;上半年均价1.71万元/吨,同比+8.33%,环比+16.88%。公司第三代氟制冷剂(HFCs)预期配额仍争夺激烈,在其主要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下,产品价格仅小幅同比上涨。虽然公司业绩增长目前仍有较大压力,但我们认为随着HFCs制冷剂配额管理措施落地日期临近,行业将实现底部反转,周期崛起可期。
R价格迅速上行,公司配套原料四氯乙烯将有所受益据百川盈孚数据,8月25日,国内R含税出厂价自月初的2.35万元/吨涨至3-4万元/吨,国内货源紧张,个别新单报价涨至5万元/吨。因原料四氯乙烯供给紧缺,受成本推动海内外需求拉动双重影响,R价格表现出较大弹性。若原料紧缺现象难以改善,预计R价格仍将攀升。巨化股份拥有R产能5万吨,并配套原料四氯乙烯,预计公司短期将受益于R的推涨行情。
风险提示:安全生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终端消费不振等。
太阳纸业(008):上半年业绩延续高增基本面触底看好文化纸价反弹
类别:公司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叶乐/罗乾生日期:-08-31
事件
公司发布年中报: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3亿元,同比+51.6%,归母净利润22.32亿元,同比+.3%,扣非归母净利润21.93亿元,同比+.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6.63亿元,同比+22.6%。
简评
公司上半年纸品量价提升,溶解浆盈利贡献,业绩同比高增:(1)价格方面,自Q3起原材料木浆价格迅速提升,带动成品纸景气向上,年3-4月铜版纸、双胶纸价格达到高位,3-4月均价分别为、元/吨,同比+22%、+17%;尽管年4月后木浆价格高点向下、行业淡季叠加文化纸进口量同比高增(年3-5月双胶纸单月进口量同增%、%、%)等影响下,文化纸价格迅速回落,上半年铜版纸、双胶纸均价为、元/吨,同比+15%、+9%;(2)产能方面,受益于老挝基地(80万吨的高档包装纸项目)全部投产,上半年牛皮箱板纸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溶解浆方面,上半年国内市场保持高景气度,溶解浆均价达元/吨,同比+46%,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分产品看,上半年非涂布文化用纸收入46.70亿元(+23.33%),毛利率为25.25%(-3.97pct);铜版纸业务收入22.63亿元(+54.33%),毛利率为31.22%(+1.62pct);牛皮箱板纸业务收入43.21亿元(+.48%),毛利率16.51%(+13.51pct);溶解浆业务收入18.33亿元(+40.09%),毛利率23.94%(+29.40pct)。
Q2业绩保持高增,毛利率、净利率环比下滑1PCT左右。分季度来看,Q1、Q2单季实现营收76.43、81.70亿元,同比+37.7%、+67.6%,归母净利润11.08、11.24亿元,同比+.7%、.6,毛利率为23.4%、22.1%,净利率为14.5%、13.8%。根据卓创资讯,Q1、Q2双胶纸均价同比+1%、+19%;铜版纸均价同比+5%、+27%;箱板纸均价同比+14%、+28%;溶解浆均价同比+32%、+60%;针叶浆均价同比+49%、+48%,阔叶浆均价同比+42%、+38%,废纸均价同比+16%、+25%。
基本面触底,看好文化纸价拐点向上:(1)文化纸价格触底,8月30日铜版纸、双胶纸均价为5、元/吨,同比+4%、+1%,环比4月高点下滑27%、25%,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均自6月高点后逐步消化,行业开工率处于年内低位(60%左右),同比下滑10pct,我们认为文化纸由于开学旺季到来、企业稳价强意愿、及库存消化,供需格局有望改善,静待纸价反弹;(2)溶解浆价格尽管自7月开始下滑,8月30日溶解浆价格为元/吨,同比+42%,环比6月30日高点下滑12%,但下游粘胶短纤价格在棉花高价下仍有支撑,同时生产厂福建青山(年产能10万吨)、湖南骏泰(年产能30万吨)处于排产造纸浆,供给格局优化,预计溶解浆价格将持续高位运行;(3)国内箱板纸价格受原材料废纸成本提升而提升,8月30日箱板纸均价元/吨,同比+13%,同时公司国内纸浆原材料布局对冲成本提升,老挝高端箱板纸盈利短期受外废价格提升承压,我们看好10月份箱板纸旺季备货提价以及外废价格下降;(4)盈利端,我们预计Q3将逐步消化上半年高价浆成本,预计盈利有所承压,Q4盈利将环比改善。
广西北海基地如期建设,产能稳步释放助力长期增长。公司广西北海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仍在稳步推动,项目拟分二期陆续实施,其中一期项目包括55万吨/年文化用纸项目、15万吨/年生活用纸项目和配套的80万吨/年化学木浆项目、60万吨/年化机浆项目,一期项目建成后,公司广西生产基地可形成年产55万吨文化用纸和15万吨生活用纸的生产能力,预计一期纸、浆项目均将在年下半年至年上半年陆续投产。
投资建议:
太阳纸业管理优秀、林浆纸一体化持续推进,伴随公司产能布局完善、成本优势扩大以及行业格局优化,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我们预计太阳纸业-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34亿元,同比增长46.77%、10.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9、43.39亿元,同比增长.72%、9.58%;对应P/E为7.8x、7.1x,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超出预期;经济下行影响需求;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中航重机():21H1归母净利润同比+.42%超市场预期
类别:公司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温肇东日期:-08-31
事件:公司发布年半年报,实现收入(44.42亿元,+35.80%),归母净利润(2.70亿元,+.42%);单Q2实现收入(26.46亿元,+36.82%),归母净利润(1.94亿元,+.84%),超市场预期。
经营效率稳步提升,21H2有望继续提速
21H1公司集聚优势资源,优化经营业绩激励机制,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不断降本增效及扭亏减亏,收入利润均实现大幅提升,其中:
1)锻铸业务,收入(33.03亿元,+35.92%),航空业务在维持现有客户订单基础上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国内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实现收入(27.9亿元,+36.79%),占锻铸板块收入比84.74%:①宏远,军用市场批产型号份额持续增长,民机订单稳定提升,新品新增订货同比+85%,实现利润总额(1.56亿元,+66.96%);②安大,21H1军民品订货均实现同比增长,并积极开发国外市场,通过波音公司质量体系获得供应商资质,利润总额(1.36亿元,+28.29%);③景航,21H1新增军品订单同比大幅度增长,产值同比+55.7%,并大力推进适合批量生产的工艺优化工作,利润总额(0.94亿元,+71.28%)。
2)液压环控业务,收入(11.29亿元,+35.47%),航空业务军品订单签订金额同比大幅增长,实现(收入6.06亿元,同比+49.78%),占液压环控收入比为53.68%:①力源液压,21H1军民品订单分别同比增长39.1%/46.6%,不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总体效益大幅改善,实现利润总额万元,同比扭亏为盈;②贵州永红,军民品市场订单份额持续增长,实现利润总额(6万元,同比+23.47%)。
毛利率小幅下滑,净利率同比提升。21H1毛利率同比下滑1.32pct至27.55%,单看Q1及Q2毛利率分别为24.41%及29.66%,预计主要因单季度产品交付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出现小幅下滑;净利率同比提升2.6pct至7.40%,预计主要因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2.06pct至11.08%预计报表内亏损业务减少所致。
此外,若按照15%所得税率进行推算,21H1三家锻造子公司净利率为10.82%,同比+0.86pct;若考虑贵州永红,则四家子公司净利率10.57%,同比+0.85pct,均出现较好改善,预计伴随行业景气度爬升,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资产负债表前瞻指标大幅增长,21H2有望继续提速。21H1预付账款及在建工程分别较期初增长.16%及31.36%,表明公司正积极备产备货并不断扩产以应对下游需求的高增长,此外,上半年合同负债6.25亿,期初仅为0.65亿,进一步验证21H2有望继续提速,而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也出现大幅增长至6.98亿元,对比期初仅为0.53亿元;同时,据半年报关联交易数据,21H1公司关联交易销售额16亿,年初预计销售额30亿,并参考中航沈飞半年报,半年度关联交易采购额为36.95亿,年初预计.63亿,预计21H2采购金额有望大幅增长,考虑到公司作为中航沈飞上游企业,亦有望核心受益。
定增募投加强生产能力,股权激励助力长远发展公司于及年分别募集13.27及19.1亿元用于实施公司锻造、液压和热交换器主业能力建设项目,不断增强主业生产能力,在强化军品市场优势的同时扩大民品市场份额;此外,年公司增资安吉精铸不断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完善布局,巩固公司精铸件在国防武器装备配套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同时,公司于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以6.89元/股价格授予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等名员工万股(占总股本0.83%)限制性股票,预计在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后将成功绑定核心业务骨干利益,不断调动员工积极性,有望极大提升公司管理运营能力,加速业绩释放,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助力长远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我国军用航空锻造龙头,配套历史悠久且技术实力雄厚,并先后通过两次定增募投增强生产能力,龙头地位稳固,并有望核心受益于航空航发新型号批产上量带来的需求景气度持续上行,同时公司不断剥离低效及亏损资产,加速聚焦航空主业的同时整体盈利能力仍有望逐渐提升;此外,公司于年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在成功绑定核心业务骨干利益的同时,有望在费用控制端更进一步,加速业绩释放,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预计公司-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2、9.57亿元,对应估值分别为50、36倍,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液压民品减亏不及预期;民品锻造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绝味食品():Q2业绩符合预期经营韧性再次验证
类别:公司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叶倩瑜/陈彦彤日期:-08-31
事件:绝味食品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44亿元,同比增长30.27%,归母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82.91%,扣非归母净利润4.80亿元,同比增长77.28%。Q2单季营收16.38亿元,同比增长21.6%,归母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25.81%,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23.02%。
21Q2门店净增节奏加快,单店表现持续恢复。1)截至6月底公司总门店数达到家,上半年门店净增家,其中Q1/Q2门店净增/家,二季度拓店明显提速。上半年预计关店家左右,全年门店净增数目标达成有保障。从单店表现来看,随着“年货节”、“啃定赢”等主题营销活动的开展,上半年单店销售额为22.07万元(按鲜货+包装类产品口径估算),基本恢复至年同期水平。其中交通枢纽、高势能店单店营收略有承压,但社区店、街边店等同店营收持续改善。2)分产品看,21Q2鲜货类/加盟商管理/其他业务收入14.7/0.19/1.02亿元,同比+17.6%/-29.2%/+.20%。3)分地区看,Q2华中/华南/华东/西南/华北/西北地区营收4.28/3.50/3.51/2.36/1.89/0.09亿元,同比+15.2%/+54.7%/+12.1%/+21.8%/+17.1%/-60.4%,除西北以外各地区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21H1毛利率明显改善,净利率亦有所提升。1)21H1销售毛利率34.61%,按照还原口径同比提升3.61pct,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控制以及供应链效率提升,Q2毛利率34.72%,估计同口径下毛利率基本持平。2)21H1销售费用率6.83%,同比小幅提升0.4pct(还原口径),其中Q1/Q2单季分别为6.7%/7.0%。主因今年上半年营销投入加大、叠加去年同期疫情减免政策下职工薪酬、折旧摊销等基数较低(今年上半年职工薪酬、折旧与摊销金额同比增加48%/%)。
21H1/Q2管理费用率6.28%/6.82%,同比提升0.45/1.16pct,主要受股权激励费用影响(上半年股权激励摊销费用合计万且主要集中在Q2确认)。3)21H1投资收益为-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亏。伴随相关投资项目落地,投资收益科目全年表现有望改善。4)综合来看,21H1/Q2销售净利率15.62%/15.81%,同比提升4.35/0.24pct。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强化,逆境下的经营韧性再次得以验证。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21年以来公司推进品牌营销建设、品牌势能持续拉升,单店营收有望持续改善,进而推动全年业绩目标顺利达成。维持-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0.28/13.52/16.4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7/2.20/2.6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9/30/25倍,长期投资价值显现,重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问题,市场潜在规模预判下行,经济大幅下行。
奥瑞金():业绩符合预期产能持续扩张
类别:公司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徐林锋/戚志圣日期:-08-31
奥瑞金发布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5.49亿元,同比增长41.05%;实现归母净利润5.84亿元,同比增长.65%;实现扣非净利润5.60亿元,同比增长.68%。单季度看,年Q1/Q2分别实现营收30.72/34.77亿元,同比增长64%/25.52%;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96/2.89亿元,同比增长.51%/.67%。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分析判断
/p>
收入端:主营业务持续增长
年H1,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生产生活秩序趋于正常。公司主要客户业务增长,灌装和其他业务稳中有进。报告期内,公司三片罐业务恢复至历史高水平,公司为中国红牛配套建设的辽宁开原生产线投入运营,并筹划贵州配套饮料罐生产项目。随着消费升级和国家政策推动,国内奶粉行业增势强劲,特别是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国产品牌市场占比提升。公司启动在客户飞鹤克东工厂内建立第二个“厂中厂”项目,投资建设新的奶粉罐生产线。中国红牛业务快速恢复以及食品罐发展带动公司三片罐稳定增长。同时,受海外疫情影响,公司海外二片罐出口业务提升。同时,随着二片罐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善,公司二片罐产能利用率得到提升,整体经营环境步入良性回归的通道。
分业务看,公司主营业务金属包装产品及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8.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7.93%。分地区看,国内地区实现营收65.15亿元,同比上升41.03%,境外地区实现营收万元,同比增长44.94%。
润端:净利率同比大幅提升
盈利能力方面,年Q2,公司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72亿元,同比提升.2%。年H1毛利率同比下降了2.75pct至18.97%,净利率同比提升了4.82pct至8.94%。我们预计公司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因为会计准则调整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不过随着公司的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及产品提价落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会得到一定的缓解。单季度看,Q实1现年毛利率17.99%,同比下滑了3.51pct,环比下滑了2.10pct;实现净利率8.23%,同比增长p了ct,3.环22比下滑了1.52pct。
费用方面,年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7.89%,同比下降6.42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08%,同比下降2.49pct,是期间费用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管理费用率为3.94%,同比下降2.20pct;财务费用率为2.63%,同比下降了1.50pct。销售费用率的下降,主要是因为本期销售产品直接相关的运费转入销售成本所致。
公司产能持续扩张,依托原有优势拓展新业务
公司与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拟投资建设易拉罐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人民币5.1亿元,分二期投建。项目一期投资约人民币3.6亿元,包括新建厂房、仓库、综合楼等房屋建筑,并配套一条二片罐生产线,预期年产能8亿罐;项目一期达产后,根据经营情况适时开展项目二期建设,项目二期投资约人民币1.5亿元,新增一条二片罐生产线,预期新增年产能8亿罐。本次投资旨在为公司核心客户青岛啤酒配套建厂的同时,满足周边快消品客户的需求,提供贴近式服务,提升客户黏度。项目顺应国内二片罐行业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扩大公司二片罐包装生产规模,完善公司业务布局,提升公司对核心客户的服务能力。
此外,公司根据市场环境,适时向下游快消品、体育健身等领域进行了业务拓展。公司还与云南省工业大麻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围绕工业大麻产业链之药食同源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进行战略互补性合作。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波尔并表将增厚公司收入,行业竞争格局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公司二片罐业务和灌装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产能的扩张以及新业务的拓展将为公司未来成长提供支撑。我们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不变,-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2/.66/.2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99/10.35/11.50亿元。年-年的EPS为0.37/0.43/0.48元/股。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红牛纠纷。2)原材料价格波动。3)供需格局恶化。
中铁工业()年半年报点评:上半年业绩平稳增长在手订单充足
类别:公司机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满在朋日期:-08-31
公司发布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收.11亿元(同比+20.68%),Q2单季为65.72亿元(同比+1.22%,环比-5.28%);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69亿元(同比+8.67%),Q2单季为4.77亿元(同比-13.39%,环比-2.94%)。
点评:
订单持续转化,各项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H1公司实现营收.11亿元,在年高基数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20.68%的同比增长。分业务看,隧道施工装备及相关服务业务随着以前年度新签订单转化,实现营收38.49亿元(同比+19.13%);工程施工机械业务实现营收5.37亿元(同比+24.67%);道岔业务实现营收22.74亿元(同比+10.03%);钢结构制造与安装业务由于近年新签订单转化的增加,实现营收64.94亿元(同比+22.40%)。我们判断,自年末以来钢结构新签的大额合同较多,客户多为地方政府和工程施工单位,收入确认将在年下半年至年陆续体现,为营收持续提供增长动力。
目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足,专项债发行有望加速、刺激订单增长H1新签合同额.57亿元(同比+31.08%)。按业务类别划分,隧道施工装备及相关服务新签合同额51.34亿元(同比-7.67%),主要是海外新签合同额同比下降所致,国内新签合同额同比+3.29%;工程施工机械新签合同额5.83亿元,同比-15.87%;道岔新签合同额31.41亿元(同比-8.31%);钢结构制造与安装新签合同额.04亿元(同比+81.34%)。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4.6%,较前6月份回落1.5pcts,截至7月末,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46亿元,发行进度仅为37%,下半年预期仍为专项债将加速发行以完成全年任务,公司各项业务的新签订单有望在下半年得到刺激。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经营现金流略有影响
H1公司毛利率17.69%(同比+0.72pct),Q2单季为17.84%(同比+1.3pcts,环比+0.28pct),净利率7.13%(同比-0.77pct),Q2单季为7.27%(同比-1.17pcts,环比+0.28pct),盈利能力保持平稳。期间费用率9.84%(同比+0.82pct),Q2单季为11.10%(同比+2.29pcts,环比+2.46pcts),受员工工资增长及新产品开发影响,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略有增长。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8.83亿元,同比减少3.55亿元,主要是由于(1)受全产业链普遍资金紧张的影响,销售款回收速度有所放缓(2)钢材价格上涨,原材料采购支出增加较大。截至上半年末,存货.34亿元,较年末增长12.55%,主要是由于订单增长及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所致。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至年净利润分别为20.42/23.33/26.69亿元,对应PE为8.9/7.8/6.8倍。目前公司股价处于历史估值的低位,考虑到公司龙头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年基建投资低于预期;盾构机/TBM的技术研发进展低于预期;资产减值风险。
晨光文具():科力普加速成长生活馆营收高增
类别:公司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叶乐/罗乾生日期:-08-31
事件
公司发布年中期报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6.86亿元,同比+61.4%(较1H19同比+58.9%);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43.4%(较1H19同比+41.4%);扣非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58.3%(较1H19同比+43.4%)。1Q21、2Q21营收38.12、38.74亿元,同比+82.9%、+44.7%;归母净利润3.28、3.38亿元,同比+42.6%、+43.8%。
简评
传统核心业务经营稳健,晨光科技聚焦线上营销。传统核心业务1H21营收38.4亿元,同比+41.1%,传统业务聚焦终端、推动直供业务,截至1H21,公司在全国拥有36家一级合作伙伴、覆盖1,个城市的二、三级合作伙伴和大客户,使用“晨光文具”
店招的零售终端超过8万家。晨光科技1H21营收2.3亿元,同比+12.7%。晨光科技推进线上分销,聚焦头部店铺的销售占比提升,推进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线上渠道。
科力普大客户开发顺利,增大对生活馆持股,目标成为公司产品升级桥头堡。科力普1H21营收31.3亿元,同比+95.5%。科力普营收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对央企客户、政府客户以及其他大客户的开发。生活馆(含九木杂物社)1H21营收4.86亿元,同比+.8%。截至1H21,公司拥有家零售大店(晨光生活馆60家,九木杂物社家,较年初分别-20、+42家)。21年6月,晨光文具收购晨光生活馆少数股东40%股权,实现对其%持股。
21年7月,晨光生活馆转让其全资子公司九木杂物社15%股权。
毛利率受科力普业务(低毛利率)占比提升有所下降,费用率改善。1H2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4.0%、8.6%,同比下降3.1、0.8PCT,较1H19下降2.2、1.2PCT。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1%、4.6%、1.2%,同比下降2.1、0.6、0.5PCT,较1H19下降1.1、0.0、0.1PCT。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晨光文具-年营业总收入为.96、.28、.77亿元,同比增长24.80%、22.15%、19.72%;归母净利润15.36、18.95、22.74亿元,同比增长22.31%、23.44%、19.97%,对应PE为42.4x、34.4x、28.7x,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传统业务需求下滑;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等。
〖证券之星原创〗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