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就是要在全社会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阅读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真正的把阅读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
通过全民阅读营造阅读、思考和沟通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打造“书香机关”,普遍树立持续学习、系统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创新读书学习载体,建设读书学习阵地,完善读书学习长效机制。为推动肇东发展建设增添“新思想”、“新动力”、“新源泉”。
肇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委充分发挥*建引领作用,与年10月成立青年读书班,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等经典书目,培养*员干部的阅读习惯,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网信肇东也将开辟“学习专栏”,搭建思想交流平台,刊发我市广大*员干部阅读体会,营造“书香龙江”的良好社会氛围。
局长好读书,队伍多才俊。一位富有才情的繁忙局长,和青年读书班的学员一起阅读《平凡的世界》,以朴实的文字和深刻的感悟书写了这篇读后感,结合小说中的人物经历述说了自己的成长过程和家国情怀。他是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通过刻苦读书获取知识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艰苦的生存环境塑造了他的坚韧不拔和仁和宽厚的性格。在他的情感世界里,拥有清纯的爱情、浓浓的亲情和淳朴的乡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使青年人产生深刻的思考。在成长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后,不忘朴素的初心和本色,牢记为*为国家勇挑重担的使命。他倡议青年人多读书读好书,为青年人引领了青春的方向,成为鼓舞青年人树立理想信念、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力量。
青年读书班学习园地
书香为伴,品读圣贤哲思
你我同行,激扬青春风采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文/潘振生
《平凡的世界》一书多年前我看过一遍,后来又先后看过两遍同名的电视剧。每次看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但是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剧,我都是流着眼泪在看,因为书中所描写的情节是我这一代人亲身的经历,我在书中或电视剧中看到了我的父母、我的亲人、我的同学及我自己的影子。每次看都很长时间才能从情节中走出来,很长时间都沉浸在那些美好和痛苦的记忆中。
这次有机会和单位的年轻人一起看《平凡的世界》,非常难得,今天又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平凡的世界观后感,更是难得,只是我没有隽秀的文笔,内心深处的东西不能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因此,今天我更多的是把我当年的一些经历分享给大家,以便大家对平凡的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我本人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故乡的老屋
年7月3日,我出生于肇州县小城子乡丰园村第五生产队。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与孙玉厚老俩口一样勤劳、纯朴、善良。和孙玉厚不一样的是,我父亲当过两年民办老师,后来因家庭成份不好被取消民办老师资格。
父亲的信
父亲当年给我写的信,我至今还保存着。同时我父亲又是木匠和画匠,六级木匠相当于赵本山小品当中的中级知识分子。他还会绘画和雕刻,当年农村用的一种家具叫地琴,地琴门用的是玻璃画,我父亲就会画这种玻璃画。每年过春节,他都自己写春联,有时也为邻居家写。他一生与世无争,与人为善。他一生节俭,在我记忆中他没有为自己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包括其它生活用品。
由于父亲经常在外做木匠活,家里的农活都是母亲一个人干,无论是生产队吃大锅饭时期,还是后来包产到户,她都顶一个男劳动力,同时家里的大事小情和屯子里人情往来都是我母亲一个人操持,因此得到了左邻右舍,乃至全屯儿人的称赞。
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因为家里穷,每顿饭只能啃两个高粱面黑馍。我比少平强,几乎每天中午带的饭都是玉米面饼子,加之父亲当年在一个乡办企业做木匠活,中午饭带的也是玉米面饼子,我家因此而得名——潘大饼子。夏天白天长,中午带饭,冬天白天短,放学早,中午就带点苞米花儿充饥。中午吃饭不好意思在班级吃,怕同学们笑话,就躲到学校前面的菜园子里的树下吃,就象孙少平和郝红梅每次吃饭的时候,班上总是他俩最后打饭一样的心理。
当年我家因为人口少,加上母亲持家有方,没有挨过饿,吃的不好,但总能吃饱。但有一件事,我记忆深刻,可以说是刻骨铭心。有一天我在学校吃完午饭,去乡里商店买文具,在商店地上捡到两毛钱,我不但没有把钱交给警察叔叔,而是用捡来的钱买了两个面包。在那个年代这也无可厚非,但不可思议的是第二天,我又去了商店,结果不用说,钱没有捡到,只能扫兴而归。现在每当回想起这件事,内心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我是独生子,并不是父母响应国家计划生育*策,而是我母亲生我之后,因病再没有生育。在八十年代,家里一个孩子的非常少。我的童年里,虽然有父母无私的疼爱,但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也感到孤独无助。每天无论是上学还是出去玩,我母亲都不忘叮嘱一句,“生子,别跟人家打架。”就是这样一句再普通不过的叮嘱,使我从小养成了尽量为别人着想的习惯。因为小伙伴在一起玩,你总争强好胜,就会吃亏,吃亏之后又没有兄弟姐妹帮你。以至于多年后的梦境里总是梦见被儿时的伙伴欺负。由于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使我在工作以后,无论是当一般干部还是当部门领导,基本上都能做到换位思考。因此,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关系相处的都很融洽。每当看到少安和少平帮助姐姐兰花和疼爱妹妹兰香的章节时,我就想上天对我的不公,同时我也会想,如果我有弟弟妹妹,我一定会疼爱和呵护他们。
时间到了一九八五年,我们屯儿,包括我们村,无论是比我学习好的,还是比我学习差的学生基本都不上学了,都回家务农或者娶妻生子了。我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没有一次产生过不上学的念头。经过不懈的努力,一九八五年中考,我以肇州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肇东师范学校,七科总分分,我得了分,数学我得了满分,语文分数最少,得了90分,平均得分94分多。我比孙少平幸运,我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改变了自己农民的身份。但不如孙少平是,当年我没有机会看过那些课外书籍,我更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有多大多精彩,只是为了脱离农村生活能吃上供应粮而努力学习。在我考师范学校之前,我只去过县城两次,一次是随父亲去买半导体收音机,回来听刘兰芳讲岳飞传。一次是我作为县三好学生去参加县教育局召开的三好学生奖励大会。更不如孙少平的是,没有象田晓霞一样的女同学对我说,你心里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世界。当然孙少平的内心世界不是我们那一代人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孙少安的初恋是润叶,我的“润叶”是我姨,也就是说我的初恋是我姨。大家不要误会,我和我姨没有血缘关系,是农村七拐八拐的亲戚,但说是七拐八拐又不十分准确,我一说亲属咋论的,大家就明白了。我的老婶儿管我姨她妈叫三姑,我姨管我老婶儿叫表姐,我只好管她叫姨。我们两家是邻居,就象少安和润叶一样,从小我们一起长大,算是两小无猜。她有两个弟弟,虽然家庭人口多,但由于她父亲是生产队长,虽然比润叶的父亲田福堂官小,但生活水平明显比其他农户好。每当她家做好吃的时候,我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去她家,我现在还记得她家当时烙的油饼是真香。当然两家邻居互相送些吃的,也是常有的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她家是我们屯儿最早买电视机的人家,从此更给了我去她家的理由和借口。一九八六年师范学校放暑假,我给我姨写了我人生中第一封情书,内容都写些什么,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总之是发出了爱的呼唤,得到回应后,我答应在肇东师范学校等她。因为第二年,她也要报考肇东师范学校,但是第二年她没有考上。同时由于我在学校接触的人多了,见识也多了,两个人的联系就逐渐地少了,总之是我先变心了。在那个年代,我的初恋虽然只是拉了一次手,但那份美好却成了我一生都无法忘怀的回忆,因为那不只是我刻骨铭心的初恋,更是我青年时代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还有根植在故乡土壤里的乡情。
路遥的婚恋影响着他的创作,比如田晓霞为了救孩子而牺牲;孙少平在田晓霞去世后,和孤儿寡母走到了一起;孙少安和秀莲的好日子刚开始,秀莲就得了绝症;田润叶在孙少安结婚之后,成了官场利益圈中的牺牲品。还有金波,侯丽叶,郝红梅等人的婚姻结局都不如意,这应该是《平凡的世界》一书唯一的缺憾,这也应该是作者本人的遗憾,他用生命为我们奉献了一部长篇巨著,却没有走出自己婚姻失败的阴影。
小说中为我们呈现了以高老、乔书记和田福*为代表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他们敢作敢当,一心为民。而当年那位在陕北梁家河插队,曾经和路遥同住过一个窑洞的知识青年,现在已经是我们*的总书记。无论是小说中的公仆形象还是现实中的习近平总书记,他们是挺起国家和民族脊梁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他们的初心,他们的使命,他们的责任,他们的担当始终没有变。他们对亲情,友情和乡情的无比珍重和无限眷恋值得我们尊重。
我喜欢的《平凡的世界》中的经典语言:再冷的地方,也有暖的东西。只要肯干,腐朽就能化为神奇。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进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来使自己永世流芳。但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名纪念碑。
我们活在人世间,最为珍视的应该是什么?金钱?权力?荣誉?是的,有这些并不坏。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更为珍贵。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没有哪代人的青春是平凡的,亦没有哪代人的生命是虚度的。伟大的生命,无论以何种形式,都将会在宇宙间永存。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它激励了和正在激励着平凡世界里的人们于逆境中自强不息,在苦难中搏击人生。
作者系肇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以上内容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