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总台43位老同志荣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在北京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4785554.html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向总台 老战士们开展慰问,并颁发纪念章。

“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委颁发。

纪念章使用紫铜胎镀金、银材质,通径为50毫米。纪念章核心部分为 战士形象和70束光芒,以和平鸽、水纹和中朝两国国旗元素编制的绶带环绕四周,外围采用五星、桂叶和象征五次战役的箭头等元素,组成金达莱花的五瓣造型,象征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寓意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彰显了我国不畏强敌、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于德,男,年2月出生于吉林靖宇,现年92岁。年2月参加工作,曾在吉林省靖宇县建国联合会队工作,先后担任吉林第五区*府任青年主任区长、第四区区委书记、公安局科兼大队指导员、丹东原辽东省公安厅*保处科长、朝鲜*事厅战委会中国人民 代表、北京中央公安部六局科长、北京原广播事业局保卫处科长。年2月调入北京电视台,年离休。

于德同志年9月至年8月担任朝鲜*事厅战委会的中国人民 代表。

化民,男,年3月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现年89岁。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吉林省长白县干部学校、东北辽宁*区反攻剧团、东北第五纵队独立三师、哈尔滨东北画报社、人民解放*四十二*、中国人民 文化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年2月调入中央电视台,年6月离休。

化民同志年10月入朝,参加了*草岭和 阻击战,任随*记者。

孙善根,男,年5月出生于沈阳,现年88岁。年5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四川重庆江华文工团、中国人民 第12*三十文工团、浙江江华随校文工队、金华江华文工团工作,年9月调入北京广播艺术团,年1月调入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年6月离休。

孙善根同志年7月至年12月随中国人民 第12*三十文工团在朝鲜慰问演出。

吕凤欣,男,年11月出生于辽宁大连庄河,现年87岁。年3月参加工作,先后在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国人民解放*、辽南*后勤供训大队、东北*整训六师*治部宣传队工作,任步兵宣传队副分队长、东北*区卫生部宣传队副分队长、东北鲁艺戏剧部导演班学员、东北*区文工团副分队长、沈阳*区前进歌舞团副分队长、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员、辽宁电影制片厂摄影、沈阳电视台记者,年12月调入电视台,年12月年离休。

吕凤欣同志年12月17日至年2月随东北*区卫生部*治部宣传医院工作。

李津,女,年11月出生于北京,现年87岁。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人民解放**事干部学校、华北空*文工团、*委空*文工团工作,年8月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年8月离休。

李津同志年2月赴朝从事慰问演出工作,年8月回国。

李紫林,男,年2月出生于辽宁昌图,现年87岁。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年2月至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第五十*文工团工作,年6月至年9月在哈尔滨外语学院任教员,年9月至年7月在中国集邮出版社任编辑,年7月至年2月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年2月离休。

李紫林同志年10月赴朝,年6月回国。

吴韵琴,女,年10月出生于湖南长沙,现年85岁。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十七*五十师文工团、十六*文工团、中央交通部话剧团、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广播文工团电视剧团工作,年1月调入中央电视台,年12月退休。

吴韵琴同志年冬来到朝鲜前线(十六*文工团),从事文艺工作,年夏回国。

余琳,女,年3月出生于重庆,现年85岁。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解放*第十二*、中央警卫团文工团、中央广播剧团、北京广播学院艺术系、中国广播艺术团工作,年10月调入中央电视台,年6月退休。

余琳同志年春在平壤朝鲜国立艺术剧院学习舞蹈,并在朝鲜参加多次阻击战和其他战役,于年秋回国。

邹道语,女,年8月出生于四川成都,现年88岁。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东北*区后勤部文工团、东北*区前进歌舞团、中央广播文工团电视剧团工作,年10调入中国电视剧中心,年12月退休。

邹道语同志年、年随东北*区后勤*治部 文工团两次赴朝,每次二、三个月。

沈立环(沈力),女,年4月出生于山东济南,年7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北京南下工作团文工团、汉口第一高级步校文工团、总*歌舞团担任演员,年进入中央广播电台社教部,年在中央电视台离休。

沈立环同志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

宋玉珊,女,年9月出生于辽宁鞍山海城,现年84岁。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沈阳东北*区*治部文工团、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年3月调入中央电视台,年1月退休。

宋玉珊同志年随西海岸文工团赴朝慰问演出,年3月回国。

张复华,男,年9月出生于江苏武进,现年92岁。年参加革命工作,年7月至年3月在华东空*供应大队汽车队任汽车修理技工,年3月至年3月在华东空*部队汽车修造一厂任汽车修理技工,年3月至年9月在北京铁路局工作,年9月调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年3月退休。

张复华同志年3月至年3月在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斗争。

张清,男,年12月出生于河北永清,现年86岁。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第十三兵团宣传队、第十五兵团宣传队、华南*区*治部宣传队、中南部队艺术学院歌剧团、*委总*文工团歌剧团工作,年4月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年8月离休。

张清同志年2月随第五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慰问演出,年4月回国。

张敬邦,男,年12月出生于河南汤阴,现年83岁。年11月参加工作,医院健康大队、中央新闻电影纪录片厂工作。年8月调入中央电视台,年1月退休。

张敬邦同志年11月随中国人民 来到朝鲜前线,从事战地伤员救护工作,年8月回国。

陈南萍,女,年6月出生于上海,年8月去世,享年87岁。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上海敬业中学、三野第九兵团教导团文工队、三野第七*文化处、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年7月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年7月离休。

陈南萍同志年10月随第九兵团教导团文工队赴朝慰问演出,年6月回国。入朝期间曾获得两次四等功,一次三等功。

陈浩海,男,年12月出生于四川石柱,现年82岁。年3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国人民 第21*61师独立5中队、61师炮兵团服兵役,年1月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年12月退休。

陈浩海同志年3月至年1月随中国人民 第21*61师参与援助朝鲜建设。

陈家林,男,年2月出生于河北秦皇岛,现年89岁。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54*师团师作战参谋,参加过衡宝战役、广西围歼战、金城反击战、下甘岭战役、西藏瓦弄中印反击战,年6月调入广播事业局工作,年4月离休。

陈家林同志年6月赴朝作战,年8月回国。

尚广礼,男,年12月出生于山东济宁梁山,现年84岁。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参加部队赴朝作战,年9月回国,年1月退休。

赵郁美,男,年8月出生于山东海阳,现年90岁。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海阳县*府、新四*7纵队、解放*25*团、江苏*区赴朝训练团、医院、徐州市兵役局、中央调查部九局工作,年9月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年12月离休。

赵郁美同志年10月赴朝担任医疗兵,年9月回国。

赵铎明,男,年9月出生于上海,现年97岁。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新四*(苏北)靖江独立团文书、新四*一师一旅旅部文印员、抗大九分校文印员、华东*区四纵队*治部宣传部干事、华东*区四纵队*治部二O一团*治处宣传股长、华东*区四纵队教导大队*治教员、华东*区四纵队六十七师速成小学教务股长,年9月转业到广播事业局工作,年8月离休。

赵铎明同志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斗争,任二十三*六十七师*治部秘书科副科长、宣传科科长,年4月回国。

胡家森,女,年6月出生于湖北武汉,现年89岁。年6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中南*区兼四野文工团、*委总*歌舞团、中央广播事业局、四野宣传队、四川内江地革委宣传组、广播电视剧团工作,年1月调入中国电视剧中心文学部,年12月离休。

胡家森同志年2月参加第四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朝鲜平安北道一带,为 和朝鲜人民*举办巡回慰问演出活动,当年4月底回国。

钟树邦,男,年3月出生于广西梧州,现年85岁。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解放*第二通讯学校、 部队、上海防控司令部、北京空*司令部、通信兵技术学校、解放*部队、河北石家庄电视台工作,年10月调入中央电视台,年1月退休。

钟树邦同志年6月参加抗美援朝斗争,任报务员。

徐雄雄,男,年12月出生于山东青岛,现年87岁。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解放**事干部学校、 停战谈判代表团、北京外国语学校、外交部信使队、外交部湖南干校、湖南省展览馆工作,年11月调入中央电视台,年12月退休。

徐雄雄同志年9月作为 停战谈判代表团翻译赴朝鲜,年12月回国。

高志胜,男,年3月出生于湖北汉口,现年84岁。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汉口铁路分局江岸车站、 19兵团通信营修理所、解放*沈阳高级通信修理所工作,年1月调入中央广播事业局,年10月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年10月退休。

高志胜同志年2月来到朝鲜前线,在 19兵团通信营修理所从事通讯设备维修工作,年4月回国。

常玉明,男,年4月出生于北京,现年95岁。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年4月至年12月在64*工作,年至年在朝鲜参战,年回国,年离休。

韩淮,男,年11月出生于山西运城绛县,现年96岁。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山西艺术训练班、延安抚大、东北*区、解放*总*治部、江西新兵团工作,年调入中央广播事业局,年调入中国电视剧中心工作,年12月离休。

韩淮同志年10月以东北*团秘书长身份,带团赴朝慰问演出。

靳雨生,男,年7月出生于北京,现年83岁。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解放*六十四文工团、中国地质歌舞团、公安部队文工团、北京塑料四厂、北京电视艺委会工作,年1月调入中国电视剧中心,年12月退休。

靳雨生同志年3月入伍直接赴朝鲜慰问 ,年7月31日回国。

霍四小,男,年2月出生于山西寿阳,现年90岁。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0月至年10月东北*区坦克二团任汽车驾驶员,年10月至年10月华北*区坦克二团任汽车驾驶员,年10月调入广播电影电视部工作,年6月退休。

霍四小同志年10月至年10月在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斗争。

王忠礼,男,年9月生于海城市,年10月去世,享年93岁。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1月离休。

王忠礼同志年赴朝工作。

王瑜本,男,年9月生于龙口市,现年91岁。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1月离休。

王瑜本同志年初赴朝,担任摄影助理。

龙庆云,男,年10月生于克东县,现年91岁。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曾参加攻打长春,解放石家庄、太原、内江等战斗,参加淮海战役,进*大西南,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先后在东北**大学、东北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年11月离休。

龙庆云同志年初赴朝,担任摄影师。

叶宁,男,年10月生于海口市,现年87岁。年6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海南区*委秘书处、海南土改队、北京电影制片厂、南宁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曾任摄影助理、副摄影师,年11月退休。

叶宁同志年2月赴朝,任摄影助理,年9月回国。

刘瑛,女,年1月生于天津市,现年87岁。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兰州第二兵团文工团、天津装甲兵司令部文工团、北京总*文工团、甘肃省话剧团、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群众艺术馆、北京有线电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工作,年10月离休。

刘瑛同志年5月赴朝,曾担任 俘虏营训处、西海岸指挥部文工队队员,西海岸指挥部通讯营文化教员,年5月回国。

李永杰,男,年10月生于延吉市,现年84岁。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曾担任通讯员、翻译、资料员、录音员,年11月离休。

李永杰同志年赴朝,担任摄影队翻译,年回国。

李则翔,男,年4月生于哈尔滨市,现年88岁。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东北**大学、北京电影制片厂、驻黑龙江记者站、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曾担任技术员、副摄影师,年12月离休。

李则翔同志年5月赴朝,从事摄影工作,年1月回国。

李坤钱,男,年10月生于新会市,年7月去世,享年89岁。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1月离休。

李坤钱同志曾参加拍摄纪录片《鲜血凝成的友谊,把光荣留在平增》、《抗美援朝》第二辑等。

李德润,男,年7月生于济南市,现年91岁。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曾任摄影助理、副摄影师、摄影师,年11月离休。

李德润同志年10月赴朝,担任摄影助理,年7月回国。

杨中耀,男,年11月生于蛟河市,现年87岁。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年3月离休。

杨中耀同志年赴朝,担任警卫战士、摄影师,年回国。

吴慧君,女,年11月生于溧阳市,现年84岁。年11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南京汤山炮兵部队特纵队炮校、南京部队文工队、上海食品公司第一商店、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工作,曾担任演员、教员、编辑,年1月退休。

吴慧君同志年赴朝,担任文工队演员,年回国。

张士本,男,年10月生于河北省乐亭县,现年92岁。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唐山市警备司令部、故宫博物院、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工作,曾任战士、保管员、制片,年6月离休。

张士本同志年2月赴朝,担任67*炮兵团三营三连班长,年3月回国。

张世明,男,年12月生于北京市,现年90岁。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年11月离休。

张世明同志年1月、5月两次赴朝,先后在朝鲜北部俘营处等地从事拍录供词材料、录音等工作,年9月回国。

盛玉增,男,年6月生于肇东市,现年90岁。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曾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先后在东北电影制片厂,驻山西、陕西摄影站,西安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曾任摄影助理、摄影师,*办副主任、主任职务,年2月离休。

盛玉增同志年12月赴朝,参加抗美援朝前线摄影队,任副摄影师,年初回国。

靳敬一,男,年3月生于北京市,现年88岁。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北京东城工人夜校、北影电影学习团、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工作,曾任教员、摄影助理、团支书、主编、厂长等职,年9月离休。

靳敬一同志年赴朝,担任摄影助理,年回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