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东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提升审判效率的新引擎肇东法院推行 [复制链接]

1#
<

年初以来,肇东市人民法院不断完善和加强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解决纠纷和诉讼服务能力水平,立足解决送达难题,着眼节约司法资源,致力提升审判效率,积极探索构建集约送达工作机制,努力提高送达的准确率和成功率,对内服务法官,提高送达效率,对外服务当事人,快速实现权利,逐步形成了送达人员集中、送达功能集约、送达效果集成的良好局面。自3月1日送达团队组建以来,共受理民商事案件件,成功送达件,送达成功率99.92%。由于送达团队的高效运行,大大提高审判效率,截至12月13日,民商事结案率为96.1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26个百分点。集约化送达,成为提升审判效率的“新引擎”。

一、优化要素配置,推行诉服管理集约化

近年来,随着民商事案件大幅增加,司法文书的“送达难”成为困扰法院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为:直接送达找人难、电子送达使用率低、邮寄送达用时长、委托送达效果差、公告送达适用条件不严密等,办案法官往往在送达上耽误时间最长,严重影响了法院的审判效率和质量。为缓解审判庭工作压力,我们从强化诉讼服务中心的整体功能入手,积极探索诉讼服务管理的集约化。一是组建集约送达专业团队。送达团队由8名专司送达业务的人员组成,其中正式干警2人、协警6人。由民二庭副庭长牵头担任组长,设内勤1人,每组2人分成3个送达组,配备专用车辆2台,执法记录仪3部,注册用户名为肇东市人民法院送达团队的专用录音电话2部,与移动公司签订专门彩信服务业务,给我院认证为公共专属帐号,为法院送达开设专门MAS平台,把诉讼法律文书通过短信、彩信、视频等方式送达到当事人的手机上。送达团队全面负责民商事案件的送达、开庭排期等业务工作。二是构建“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我们把送达团队作为诉讼服务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送达团队和立案团队、诉调团队、速裁团队、保全团队五个团队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依法审查、多元解纷、便民利民、共建共享、集约高效的服务体系。三是贯彻“四个一”工作理念。我们在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上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一个工作目标”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落实“一个要求”即“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突出“一个核心”即“切实提升解决纠纷和诉讼服务能力水平”。围绕“四个一”工作理念,我们把诉讼服务中心的职责定位为“依法、便民、文明、高效”,把诉调对接中心的职责定位为“共建、共治、共享,解纷、解惑、解难”,作为诉讼服务中心服务要素之一的送达团队,符合新时代工作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因此,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二、依法规范运行,实现送达工作专业化

送达团队组建后,我们从学习培训入手,在规范管理上着力,系统学习《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有关送达的规定,以及最高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事送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具体规定,制定出台了《肇东法院集约送达工作操作规程》,确保送达工作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准确率和成功率,不断提升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发挥出独特的优势。一是在统筹安排上更加科学。立案大厅受理的民商事案件,直接转交给送达团队,送达团队可以根据原告人的《送达地址确认书》和提供的被告的联系方式,立即联系当事人,并根据电话联系的情况,统筹制定接下来的送达方式,在送达路线的确定上、在送达方式的选择上、在送达人员的分配上,便于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在送达时间上更加快捷。我们在践行“打官司不求人”庄严承诺工作中推出了22条工作措施,作出了“送达不过周”的承诺,就是要求案件送达一般要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简易程序要在15日内确定开庭时间,普通程序要在18天内确定开庭时间,通过规范化管理,确保送达工作高效运行。三是在送达方式上更加专业。送达团队在熟练掌握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等传统送达方式的基础上,深入学习最高院关于送达的司法解释,灵活把握精神实质,对于受送达人避而不见的情形,搜集好受送达人就在其住所居住的证据后,采取将需送达的诉讼文书张贴在受送达人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对于能够用电话联系上的当事人,只要证明电话系当事人所使用,告知其法院将要送达其诉讼文书,然后将文书通过彩信方式发送到手机上,将通话过程录音、刻成光盘存卷,即视为送达;对于同意通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