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比较专业 https://m.39.net/pf/a_4786958.html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李凤双王春雨王建强勇
位于阳明滩大桥上的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大门”(年11月13日摄)张涛摄/本刊
◇从“办事不求人”的“小切口”入手,黑龙江营商环境迎来“拐点”◇企业的难事能办成,根源在一个“法”字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1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比年上半年增长15.6%,两年平均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居全国第10位,比一季度提升10个位次。这是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交出的亮眼“答卷”。
数据背后,是黑龙江省以“钢牙啃硬骨头”猛药治沉疴重塑营商环境的系列举措。从“办事不求人”的“小切口”入手,到构建“极简审批”模式,破除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壁垒,再到对标对表先进城市发展理念和经验做法,针对自身差距,梳理、审视、集合各项发展措施,黑龙江营商环境迎来“拐点”。
法治先行重塑营商生态
“现在营商环境和过去相比,真是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企业也能安心发展了。”哈尔滨市利林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树军深有感触。
前几年,由于地方未按月支付污水处理费,哈尔滨市利林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一度面临生存难题。李树军说:“我都准备把公司关了,去深圳发展。”
转机出现在年,黑龙江省颁布实施《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依据条例,该公司提起申诉,主张合理诉求。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如今公司每月按时收到污水处理费。今年公司又投资万元,用于水厂的改造提标。
从“我想走”到“我增资”,哈尔滨市利林环保水处理有限公司的变化,是黑龙江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从吉林来到黑龙江投资3亿元建矿的刘焕春,因市场原因停产。年市场行情有所好转,刘焕春想复产,但遇到了麻烦事。因历史遗留问题,还需补办相关手续,但驻地相关部门却不同意在合法审批区域内开工,也不出具书面文书。无奈之下,刘焕春叩响了当地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的大门。
经分析研判,当地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认定企业诉求合法,有关单位行为涉嫌破坏营商环境、损害企业利益。经过依法协调处理,刘焕春的企业终于在年8月初复工。
企业的难事能办成,根源在一个“法”字。黑龙江省推动法规制度建设先行,密集出台《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办事不求人”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部法规、规章和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性政策文件,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同时,加速推进《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等立法进程,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动真碰硬。
目前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与纪委监委、组织、司法等9个部门构建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营商+司法机关”等“1+N”协同监督机制。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局长张琢说,年10月黑龙江成立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个、通报个,震慑作用不断彰显。
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好于预期发展态势,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全面晋位。
变“填空题”为“选择题”
“按计划半个月之后就得‘摘地’了,可我们连分公司都还没成立呢!”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项目负责人王朔回忆说,年2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关工作人员无法返回,亿元的中俄农产品交易平台项目建设,眼瞅着就要延期。
“哈尔滨市相关部门指导提前备好材料,线上提交后,两三分钟后就收到了批复短信。”王朔说,黑龙江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局审批服务处线上页面变“填空题”为“选择题”,让各类章程材料有制度、有模板,操作起来快捷简单。
近两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持续推动制度创新,对标国际标准,为向北开放注入新动力。黑龙江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黑龙江自贸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企业“跨域”登记、“智慧工地”管理、互市贸易监管、跨境法律服务等一批具有黑龙江首创特色的创新实践案例对外发布,对地方改革创新形成了示范带动作用,产生了“鲶鱼效应”。
如今,黑龙江省持续改进干部作风,转变政府职能。因缺少土地规划等材料,黑龙江省肇东星湖科技生物有限公司的厂房一直没有办下房产证。年肇东市成立服务专班,创新服务制度,用2个月时间,将37本房产证交到企业负责人手里。该企业受此触动,投资6.8亿元,建设肇东星湖科技生物发酵产业园,被列为粤黑合作的省级百大重点项目。
强化“放管服”实效
今年7月,哈尔滨新区学院路上的匠子智能宾馆迎来“周岁”。前两年,“老板娘”杨年辉和丈夫李宝城旅游时住过智能酒店,觉得挺新潮,想在哈尔滨开一家。杨年辉听说开业手续比较繁琐,没想到来到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当天下午就办完了开店所需的所有证照、手续。“拿到了营业执照,再填一份‘承诺书’,就这么简单。”杨年辉说。
在全国率先实行“以照为主、承诺代证”、在省内首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近两年来,哈尔滨新区完成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的改革多项,多项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刘惟乔介绍,年下半年,新区在全国率先试行“以照为主、承诺代证”改革,从最贴近百姓生活的住宿、美容、美发、洗浴四类小型公共场所入手,在具备开业条件后只需自主承诺即可经营,不用办理公共卫生许可。
黑龙江省黑河市的梁文鹏准备和他人合办一家商贸公司,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提交完公司材料的第二天就接到办结的通知。如今,哈尔滨企业开办时间先后压缩至5天、2天、6小时以内,各环节办理时限以小时计算,企业设立工商登记4小时以内完成。
记者了解到,如今黑龙江省省级权力事项由项压减至项,非行政许可彻底终结,各地自设许可全部清零,省级自设15项许可已取消14项,向自贸试验区赋予省级权力项。黑龙江全省企业开办压减至2个工作日,工程项目审批压减至90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压减至5个工作日。自贸试验区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年底至年底,黑龙江全省市场主体由.81万户增加至.04万户。今年一季度,面向全省户中小微企业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90.4%的企业认为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84.6%的企业家认为机关干部作风和服务企业的意识较以往提高较大。
在黑龙江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仍面临一些堵点、难点。黑龙江省河南商会党委书记贾银增表示,纵向来看黑龙江省营商环境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横向看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民营企业融资难、企业用电成本高等差距。希望落实好各项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推动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长效机制,打通制约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